11月26日下午2-4点,校教学督导办公室在我校行政楼609室召开了一次“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会议由督导办公室主任李贵忠教授主持,姚玉霞教授、钱佳丽教授、贾冬舒教授、崔岩教授、林罡副教授、李炎芳副教授、田飞副教授等出席了本次工作例会。研讨会中心议题紧密围绕“课程思政怎样与专业案例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重点讨论了思政元素怎样融入专业课程,以及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典型课程案例等事项。
一、领导现身说法,尽显名师风采
会议首先由李贵忠主任现身说法,以他主讲的《焊接结构生产》课程的核心章节-《焊接生产工艺分析》为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将吉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联合采煤机滚筒齿座焊接冷裂纹产生原因及工艺对策》的研究过程为课程载体,按照示范课程的水准和焊接专家的风范,依照科研工作的路线与进程,运用深入浅出、精练风趣的语言,全面精准的诠释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和理念,深入细致地为大家上了一堂课程思政与专业案例教学深度融合的精彩一课。
1. 课程教学(课题)目标的达成
课件首先通过“课前预习”,重点巩固了“焊接裂纹的5种类型”、“焊接冷裂纹的3个成因、6个基本特征”。让与会的督导们全面消化理解了“冷裂纹”这个关键词的定义、内涵和判定准则。通过产品介绍让大家深入了解采煤机整体结构及其工况。为展开课题工艺分析奠定了专业知识基础。
接着,课件用简捷干练的表述,详细介绍课题背景、调研结论、课题技术路线、课题进展过程的一波三折:小铁研抗裂试验、仿照恶劣生产条件的模拟试验、以及最终找出防止冷裂纹的最优工艺对策的产品生产试验,直至圆满完成科研项目的企业内部验收和省科委项目鉴定。让与会人员领略了项目团队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切身经历。
通过课题背景介绍与分析,让学生或听者领悟到“课题的难度”,包括企业经历两年研究后的毫无进展,到申请校企联合立项攻关。体现了科学研究的风险性和挑战性。
调研过程胆大心细,发现和总结生产企业存在的诸多致裂因素。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分析原则,依照“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为调研思路,借鉴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到最终把企业生产环节的弊端精准概括为“五毒俱全”。让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心悦诚服,打心底佩服高校教师对待科研工作的作风严谨。
课题进展过程,包括技术路线的总体策划、从亲历企业指导小铁研抗裂试件的制作,到模拟试件在冰果生产车间零下-12℃环境的通宵夜战;特别是在采用传统技术方案,即“预热焊”与企业产品技术条件和生产工艺“水土不服”,产生工艺矛盾的窘境下,能够通过对小铁研试验数据和焊接接头硬度曲线的深度思考,运用专业视野和技术灵感,敏锐的创新思维,推出了“隔离层技术”为主导的全面优化的采煤机齿座新工艺,并成功用于企业产品修复。从而顺利通过企业内部验收,并独自从容应对省科委主持企业界多名顶级焊接专家的课题鉴定会现场质询,以及把课题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直接经济效益、使企业省优产品重新赢得用户信誉并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了一位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与企业合作精神、攻关意识、专业素质和战胜困难的智慧和勇气。较好地展示了课程内容的鲜活性、生命力、挑战度。因而极大地提升了听者或学生的关注度、激励感和获得感。不仅印象深刻,还能深入领悟到科研工作的曲折与艰辛、分享到奋斗成功的喜悦。
随着课程内容的展开,课题进程的步步深入、新问题、新矛盾的层层出现,以及各种工艺问题的逐一劈波斩浪式的破解。让听者情不自禁的带入课题研究的氛围和意境。他们不仅听出了情趣儿、听出了门道儿、还扩大了专业视野、热爱上了焊接事业。通过这生动感人的精彩一课,谁能看不到主讲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初心?践行为人师表之行动!这种课程思政的效果可谓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
李教授通过课件和课堂再现当年课题研究的重重困难,校企合作过程的艰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如何摆脱科研困境的故事,恰逢其时的讨论了面对具有挑战性难题时,是“知难而退、见硬就躲”,还是“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思政主题。用革命导师谆谆教诲和名人名言深情激励告诉大家:“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课程结束前,用叶帅《攻关》诗句与大家共勉。
二、 缜密的思维,优化的工艺
课题在探索传统的“预热焊”工艺遇到了新矛盾,即抗裂条件要求的预热温度高于齿座焊前热处理回火温度50℃,会降低齿座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不能接受。同时,在采煤机滚筒齿座焊接工况下,难操作、加热温度难控制、难维持等工艺矛盾也十分突出。在全面进行工艺分析的过程中,除了首先要逆向思维,另辟蹊径,建立“隔离层”理念,明确“隔离层”的本质及作用,进而采用“冷焊”技术外,课题组遇到了许多工艺问题。诸如:确定齿座堆焊隔离层的厚度、堆焊时机、材质选择等问题;齿座焊前点固后,因矫正齿座角度,使原来点固焊道开裂问题;还有,要真正实现齿座“冷焊工艺”,如何解决预热问题。通过课题组精心设计、缜密工艺分析,使上述工艺问题都逐一得以破解,最终使齿座“冷焊工艺”得以实现和直接推广。具体简介如下:
齿座“隔离层”材料--直接采用焊条熔敷金属形成;为提高堆焊工作效率、防止齿座退火,堆焊时机选择在齿座机械加工后与齿座淬火工序之前进行;后续热处理工艺还能消除堆焊层内的残余应力。工艺顺序更为合理;堆焊层厚度,依据焊接接头硬度曲线,确定为3-5mm;填充材料消耗少、成本小,更为经济。
齿座点固焊道裂纹问题,通过力学分析,改变原来在齿座两侧坡口面对称点固4点,改变为齿座底部2点,形成类似“门折页”容易产生矫正时小角度转角的趋势,从几何学角度,巧妙
消除了三点确定平面的羁绊。根除了焊缝根部引发裂纹的“隐患”!
对于解决预热100℃的工艺需求,又通过“多层焊”工艺顺序的调整得以隐性实现。即将原工艺的单道焊,改为“三层焊”。三层焊的工艺内涵是:第一层为“打底焊”,其作用为通过采用“小电流”焊接,防止焊缝“烧穿”、“焊漏”;同时焊接电弧传导到焊缝“热影响区”的热量,自然对齿座母体产生“自预热”作用。因而取代了单独的“预热”行为。第二层焊缝熔覆金属,主要作用就是“填充焊”,顾名思义就是“填缝”。第三层焊道的作用就是整形或保证焊缝外观成形。保证焊缝表面无“咬边”、并且与两侧母材平滑过渡,防止产生缺口效应,进而导致应力集中现象。
在零下-12℃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冷焊试验。本身也是一种突破合金钢焊接工艺底线的挑战。焊接专业教材对合金钢,尤其是壁厚大于16mm的中厚板材,考虑到结构自身工艺条件的恶化,原则上不允许在低于10℃以下的环境焊接。然而,企业车间因经常运件,叉车往往要开进非封闭的车间,因此,很难避免“过堂风”。为了保证冷焊工艺的可靠性,在模拟试验中,跳出传统工艺的束缚,大胆进行对比试验,考验齿座冷焊新工艺的抗裂性。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全面优化的冷焊新工艺,仍能裂纹率为零的记录!得到鉴定会行业专家的一致赞誉。
三、亲身的感悟,精彩的总结
李主任结合该课堂(课题)总结和结束语,就本课题的探索作了言简意赅的小结:只要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以专业理论为指导,深入生产实际,调查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用好新技术、就能有效解决好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新矛盾,甚至是工艺难题。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有过硬的能力和专业素质。处理具体工艺问题时,既要思维敏锐、胆大心细,还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正所谓“打铁尚需自身硬”!
作为科研工作经历的切身感悟,他深情地表述是:“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会给人一份智慧”(雨果)。并解读为“这个上天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当你勇敢地面对困难,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探索后,就会找到攀登科学高峰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战胜困难或挑战”!
四、自我鞭策,共同进步
会议最后,校督导成员们就如何开展课程思政问题纷纷进行了讨论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李教授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和自身科研经历所作的《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案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的精彩一课,内容详实鲜活、结合科研课题所作的工艺分析,深入透彻,体现了专业水平和科研功力,思政元素动静结合,观点鲜明,催人奋进,是一堂真正的思政课!对于促进学校督导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有着深刻和积极的影响。今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竭尽全力,坚守在教学一线,保障学校教学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开展,不断向着高质量教学的目标迈进!
最后,李贵忠主任倡导校督导们,认真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要站位有高度,理念有新度,督导有深度,学识有广度,工作有热度。同时也希望全体督导成员要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配合学校各相关部门做好督导工作的创新与传承,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努力把学校教学督导办公室建设成为学校“课题申报的服务区,金课建设的加油站,课程思政的样板间,三全育人的助力器,相关处室的亲友团,质量强校的养路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开创学校督导工作的新局面!
吉公网安备 22011202000059号